2013/8/12

筆記必學十五招

筆記達人 monotones

你做筆記嗎?
‧ 上完課,三天後就像得了失憶症。
‧ 打開課本翻來翻去,不知道重點在哪裡。
‧ 什麼?這題老師昨天剛講過,我怎麼不知道。
如果你有上面三種症狀,你應該好好做筆記!
你的筆記好用嗎?
‧ 黑板有什麼就抄什麼,通通抄下來就對了。
‧ 老師說抄我就抄,常常自己也不明白在抄什麼。
‧ 東抄一點西抄一點,複習時自己都不想拿出來看。
如果以上三個狀況,你曾經遇過任何一種,那你該好好看完下面的文章。



實用五招,寫出漂亮筆記

第一招 字體適中
盡量寫大約12到14號字的大小,字大不容易寫得好看,寫起來比較花時間。當然,太小會造成自己眼力上的負擔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二招 行距適當
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有畫橫線或橫線印的活頁紙,如果是交作業需寫在白紙請記得保持大概 0.5個字體大小的行距。

第三招 不要刻意省空間
留白,不僅是中國山水畫的藝術,也是做筆記的必備條件。有時候看到一些人的筆記寫得密密麻麻,彷彿是刻在石頭上的碑文時,在下心想,這樣到複習的時候會看得下去嗎?省那些空間只是找自己麻煩,沒有必要。另外,有幾種刻意留白的方法,像是留下頁面的 1/5、留下四邊一處空白、每段落空幾行等,都是方便自己日後整理該頁重點、提問、聯想、心得的好地方,盡量避免填得滿滿的。

第四招 習慣的標號法
當有一套習慣的標號後,您會很清楚知道這段落提的是大項目還是小項目。比方說,由大到小依序用 一、二、,1.2.,a.b.,i.ii.等,這樣子就不會在換頁時弄錯大小項目。

第五招 自己的簡寫法
事實上,很多老師都會在課堂上直接使用,這是一種很方便的速記法。
比方說,e.g.是例子,e.x.是練習,i.e.是也就是說,→是推論,∵是因為,∴是所以,:= 是定義,︿是且,﹀是或,Σ是總和。不過,也不要發明太多奇怪符號,免得連自己事後都想不起來 。

 
 
 進階四招,養成筆記好習慣

第六招 確保筆記正確性
做完筆記,請記得稍微跟黑板或同學核對一下,免得有抄漏或抄錯,如果自己發現陳述上邏輯不對,務必要作個記號查清楚。隨著時間的久遠,錯誤會越難發現,如果到時候記成錯誤的答案,那就麻煩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第七招 暫不為不清楚的地方停留
抄筆記時,如果發現聽不清楚、看不懂、弄不懂的地方,先作個記號,等到下課或是老師在哈拉的時候再問同學。千萬不要急著想要知道答案就開始問四周的同學,因為第一、您問問題的期間,老師並不會停下來,您會錯過更多後面的東西。第二、您打斷四周同學聽課,可能造成別人的困擾。當然,不清楚還是要弄懂,只是不要急於一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八招 自我適當分段
有些老師在書寫的時候為了講課速度以及方便,不會把上課的內容作個區隔。因此,當您覺得老師已經講完一個小主題時,就空個一行到兩行;講完一個大主題時,就直接換頁。如果,像是微積分、線性代數等數理科目,有證明中的證明或計算中的計算時,請自己作個小標題、記號或挪抬加以區隔,以主軸概念的進行為主,這些當作輔助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九招 與板書速度不慢過三行
基本上,這需要練習,試著能夠直接看著黑板抄筆記,偶而看筆記抄得整不整齊就好。很多人抄筆記之所以慢,是因為他先看黑板記下一句,再看筆記本抄下一句,這樣一直反覆,自然比偶爾看筆記本的人慢得多。另外,有些老師會先講內容再寫板書,遇到這類型老師,不妨練習邊聽邊抄,然後再核對黑板上的文字,修正一些內容差異較大的地方。文字重在其思想,而非文字本身,不需要一字不漏。

終極六招,會抄也要會念才行
 
每天辛辛苦苦趕著不缺席抄筆記,使出各種「撇步」,總算讓我抄到一份完美的筆記,超有成就感!不過,如果只是抄個好筆記,卻對吸收能力沒有任何幫助,好像也失去抄個好筆記的本意。因此,除了抄個好筆記外,如何把筆記念好也是個很重要的功夫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十招 二次整理
因為我們對系統化的東西比較容易吸收的緣故,下面分享幾種系統化的整理技巧,這些技巧面對不同的問題很有幫助。
1.條列,常是問選擇題,然後穿插一個假答案。或直接考簡答。
2.流程,常是問排序之類的問題。
3.樹狀,適合問申論題,若為選擇題,通常會故意「接錯枝」。
4.表格,可能直接填空,或是比較類型的問題。關於比較,我們下面還會
再說明。
第十一招 試著作比較
發現與前面或經驗相似的地方,通常這類東西都可以繪成表格,像是優缺點、目的、思路、結論等。一般來說,考試非常喜歡考這種問題,因為這種東西最能測試出一個學生到底懂不懂,如果一知半解,這類題目包準會答的零零落落。為了避免考試時的混淆,平時把觀念釐清相當重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十二招 不放過觸發的靈感
即使這種靈感是跨科目的,甚至跟您所學的東西沒什麼相關也一樣不要放過。靈感,稍縱即逝,而且您不知道哪天可能會用到。很多東西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同,卻可能建構在相同的邏輯之上,把這些東西留給以後的自己,說不定將來就會發現它們的關係,甚至因此成為您的論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十三招 大哉問提問法
嘗試將自己當作老師,從筆記裡出幾題是可以分別貫通一區塊筆記的問題,這種題目要夠大,差不多像目錄那樣,只包含著最少的提示,卻最多的答案,也就是所謂的「大哉問」。這種問題可以訓練你貫徹了解每個理論、主張、系統的脈絡與邏輯架構,並且記得要用自己的話去串聯它,不能像背法條那樣一字不漏的背,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的東西,才會真正成為您自己的東西。



‧加強上課印象。
只是聽很容易就忘,使用手寫的感覺來幫助記憶是比較有效的。
如果老師講了什麼「經典」,順手記下來笑笑也不錯。
‧減少打瞌睡的機會!
老師講得無聊,動動手一邊動腦想怎麼寫,通常會比硬撐來的有用多了。
 雖然,真的太累時,還是會邊鬼畫符邊睡啦!
‧減少事後複習的時間。
有些人覺得上課的這些東西讀課本就好了,不上課也沒關係。
但老師上課的內容通常是課本的精華,讀筆記通常比讀課本有效率。
‧自己統整的方法印象更深。
讀自己統整過的筆記,會比讀別人寫的快,印象也較深。
這是因為別人的習慣用語還需要花時間適應的關係。
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借高手的筆記來讀,讀不快也讀不懂的原因。